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培養孩子“亮劍”精神
學會自信、堅強 懂得惜福、感恩
北京分公司地址:
北京市海淀區安寧莊西三條宜品上層一單元3層
北京分公司聯系電話:
18210021570
24小時咨詢熱線:
劉老師:18210021570
北京夏令營為您帶來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
[亮劍教育集團] 發布時間:2020-05-18 09:00
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感覺,孩子一到高三,就變得難以溝通,具體該如何改善呢?一起和北京夏令營小編來了解下吧:
1.說話的語氣:平靜的交流,反容易被接受.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。很簡單,家長在說任何事情時,哪怕憋著一肚子火,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,語速不要太快。要允許孩子反駁、發牢騷,聽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,而不中途粗暴打斷。當然,傷人的話更是不能脫口而出。以平靜的口氣交流,同樣的話語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,反之說得再有理,孩子也會認為你是在教訓他,根本就聽不進去。
2.說話的時機: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時候很多家長一上飯桌就開始數落孩子,或者趁孩子高興的時候趕緊跟孩子嘮叨幾句,覺得此時孩子心情好,什么話都能聽進去,其實大多數時候結果往往相反。與孩子溝通、交換意見,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,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,對于家長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于接受。
3.說話的方式:不必非得“定期”“定時”90后的孩子,性格中自然、隨性的成分很大,所以不要以刻板的方式跟孩子談話,否則他們會覺得“假”,往往還沒等家長說出什么,就從心底里就本能地排斥。跟孩子交流不必非得“定期”“定時”,也不要一味照搬別人的經驗,比如,每天把想要跟孩子說的話寫成一封信,塞在孩子枕頭下面……別人家里適合的方式不一般自己家也適合。
4.說話的禁忌:把自己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家長不要杞人憂天,把自己的恐慌帶給孩子。很多高三家長一想到“高考”這兩個字,心里就一陣發憷。有的孩子本來成績明明很好,自己也是信心十足,但家長卻總擔心會出意外,時刻提醒孩子別“關鍵時刻掉鏈子”,弄得孩子也神經兮兮,導致心理上真的出現問題。另外,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別把話說絕,要給孩子留后路,不給壓力,不要讓孩子覺得高考是一件搞不好天就會塌下來的事情 隨著媒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大,越來越多的高三家長都意識到了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的重要性。面對高考,家長不僅需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,更重要的是能夠走進孩子的心靈,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及志愿信息有效地滲透給孩子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,許多家長朋友跟孩子溝通起來卻不太順暢,有的言語不當給孩子平添了壓力,有的絮叨過多致使孩子逆反,因此非常苦惱。